智慧水务市场中四大势力的结局

在上篇文章《智慧水务市场中的四大势力》中,分析了行业中存在的和即将崛起的四类市场主体,简单阐述了各自的竞争力,本文则谈一谈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的市场竞争中,这四类市场主体可能的发展走向。

  在上篇文章《智慧水务市场中的四大势力》中,分析了行业中存在的和即将崛起的四类市场主体,简单阐述了各自的竞争力,本文则谈一谈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的市场竞争中,这四类市场主体可能的发展走向。

第一大势力——传统的智慧水务企业。这部分企业相对数量较多,具有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的独特能力,可称为“专精特新”企业。这类企业当前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但是,经过市场的洗礼之后,预计会有三种出路。第一种出路是被第三大势力——水务企业逐渐并购,加入第三大势力,俗称“抱大腿”。第二种出路是被第四大势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收入麾下,成为智慧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种出路,也是相对较少的,具有独特的竞争力,俗称“硬科技”,这些企业会突出重围,完成独立IPO,继续成为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细分领先者。已经成功上市的少数几家智慧水务企业,成为这第一大势力的榜样。

        第二大势力——BATH等大厂。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为代表的大厂,其进入智慧水务市场的目的,并不在于直接参与智慧水务技术的研发或市场开拓,而是基于自身的某种能力或优势,推动自身主营业务的边界拓展。在完成能力验证和示范案例之后,他们将聚焦于自身主营业务,或者AI算法输出,或者云服务,或者链接C端用户等,在智慧水务市场前沿冲锋陷阵的情况,预计会减少,更多的是在背后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也会成为一些项目的幕后操盘者。

        第三大势力——水务企业的下属数字化企业。这类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将快速增加,其业务增长的天花板取决于背后的水务企业的规模。也就是说,也只有在国内一些全国性的大型水务集团中,才可能诞生具有影响力的下属数字化企业。正如前文所言,由于水务的行业特点,水务企业不可能发展到像电力、石化等行业那样具有全国性的垄断地位,这就决定了水务企业的下属数字化企业的归宿很可能就是服务于自己母公司的职能部门,他们的使命是让自己的母公司更加强大,而不是代替母公司攻城略地,更不是让自身业务的增长成为母公司业务增长的主要方式。但是,这并不妨碍少数优秀的大型水务企业,可以培育出优秀的水务数字化企业,特别是利用自身资源采用并购的方式快速发展起来。

        第四大势力——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这类企业进入水务市场,目标清晰,目的明确,就是增加业务体量,成为较为传统的IT公司。他们的优势取决于服务的“城市”,服务的城市规模够大,数量够多,就可以形成相对应的行业影响力,其中一些优秀的上市企业,将会利用资本手段加快市场布局,第一大势力中的很多标的将成为第四大势力的“猎物”。

        总的来说,第一大势力可能会被削弱,第二大势力可能会退隐,第三和第四大势力可能会突飞猛进。市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每种类型的企业,必须经常思考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审时度势,及时应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增强竞争力,进而实现理想目标。